旅泊网欢迎您!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旅游信息 > 旅游资讯

安徽高校老建筑有哪些

编辑:zm 时间:2023-09-01 08:56:43 浏览量: 文章纠错
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,有些同学开启了新阶段的旅途,而在安徽有不少历史悠久的高校,这里有不少矗立在高校中的老建筑,每一栋建筑背后都有悠久而独特的故事。

1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

老北门、苏式建筑、校史馆

安徽高校老建筑有哪些

老北门:记忆中的梦想的入口

哪怕毕业数年,脑海中也依旧会有学校大门的模样,那是许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。翻一翻老相册,总都能找到一张和学校大门的合影,坐落在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(后简称为中科大)也有一个这样的老大门,令人毕业数年依旧记忆深刻。

中科大东校区老北门建于1970年。原来这里是东校区的北门,后来由于东校区面积扩大,现已完全处于校内。

中科大樱花大道

老北门南侧就是中科大著名的樱花大道。每年樱花盛开的时节,学子、游人络绎不绝,成为中科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明年的樱花开,约你再前来!

一教、老图书馆:

风格独特诉说当年故事

漫步在中国科大东区校园,不难发现校园中轴线上有两栋历史最久的地标式建筑——第一教学楼(一教)和老图书馆。其中一教建于1958年,老图书馆建于1959年,两栋楼不但建设时间相近,建筑风格和结构也相似,都带有浓郁的苏联式建筑韵味。

1990年一教(左下角)和老图书馆(右上角)

建筑风格的背后是时代的记忆。20世纪50年代,伴随着苏联援建和全国高校院系调整,很多高校按照苏联大学的校园格局进行建设,提倡“社会主义内容、民族形式”的建筑风格,一教和老图书馆正是在此背景下设计建造。

一教和老图书馆都严格遵循着中心对称原则,方正规矩,门厅处立有四根石柱,大厅宽阔,中部略高,各部位设计简化,侧重实用性,建筑整体观感庄重敦厚。不同的是一教从空中俯瞰呈一个“凹”字形平面,主楼作横的长方形,东西配楼对称于背面的两侧,合围成三合院布局,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。老图书馆则在中部五层设计了一排装饰性的圆拱券窗,典雅大方,带有古典主义建筑韵味。

校史馆:

宛若影集,记录六十余载经典瞬间

透物见史,见微知著。想要读懂这所大学,那么校史馆就是最好的载体。现在的中科大校史馆,是在2008年50周年校庆之际建设的。其位于东校区,由一栋1950年代的建筑(原合肥师范学院的艺术楼)改建而成,共三层,灰砖红瓦,坡顶,是四个校区中最老的建筑之一,整体显得非常稳健和厚重。

开馆以来,校史馆接待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,中国科学院及国家各部委、各省市、各高等院校领导与党政、科研人员,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参观者;还接待了多位外国政要和多所世界著名大学与科研院所的来宾。2009年9月,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“辉煌六十年—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”中,中国科大校史馆收藏的“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”被选为展品陈列。

每年9月,步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门的新生们,几乎都会有一个固定的“行程”——参观学校的校史馆。在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,这座校史馆宛若一颗明亮的恒星,照耀着来时之路。

2、合肥工业大学

主教学楼、斛兵礼堂

主教学楼:20世纪60年代“最高楼”

合肥工业大学还有一座历史悠久,彰显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式建筑,她是安徽省“省保文物”——主教学楼。

走进合工大屯溪路校区大门,迎面而来的就是这座气势恢宏的主教学楼。主教学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,一砖一瓦都是工大师生肩挑背扛建起来的。主楼共七层,高约25米,两侧相连的教学楼高六层,再分别接上两栋四层的配楼,主楼加东、西两幢配楼长500米。

整座大楼的设计、建设是由前苏联专家布斯洛夫担任总指导,为教学大楼设计规划出谋划策。而且,合工大主教学楼的建设,当时还得到了莫斯科工学院投资。主教学楼是20世纪60年代“最高楼”。

斛兵礼堂:

20世纪合肥市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礼堂类建筑。

去年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剧《县委大院》大结局中当青年梅晓歌推开礼堂大门的那一刹,那一幕令无数合工大的学子感到熟悉又亲切。屏幕中的礼堂正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斛兵礼堂。

斛兵礼堂由工大师生自建于20世纪80年代,因紧邻校园内千年古风的历史文化遗迹斛兵塘,故由此得名。斛兵礼堂是20世纪合肥市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礼堂类建筑。建筑风格以苏式为主,屋面为传统坡屋顶形式,立面外墙饰以白色,建筑整体典雅庄重。

斛兵礼堂作为《县委大院》的取景地,也见证了许多像梅晓歌一样的工大有志青年的蜕变与成长,作为学校开展重要活动的主要场所,这所充满历史感的大礼堂,更记录了属于工大人的青春与精彩。

3、安徽大学

教学主楼、大礼堂

教学主楼:站在楼顶能看到整个合肥

在安徽大学龙河校区的老建筑中,让人记忆最深的应该就是教学主楼。据档案记载,这座教学主楼早在1956年就开始规划建设,1958年建成,历时两年。它虽和当时建造的大部分大楼一样是苏式建筑,却是由当时安徽设计院彭守仁自主设计的。

建筑面积18411.7平方米的教学主楼,呈现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:不仅构图强调中心对称,平面规矩,而且内部高空间,立面造型也是渐次升高。主楼高耸,回廊宽缓伸展;有檐部、墙身、勒脚等“三段式”结构。大楼坐南朝北,分三个部分,中部七层,两翼四层。

一些老教师曾回忆说,当时的安大教学主楼是合肥标志性建筑,站在楼顶能看到整个合肥。同时,它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教学楼,教室间数最多、面积最大、功能也最全。不仅有面积大小不一的教室,还有实验室、阶梯教室等。在老安大一代代学子心中,教学主楼绝对是最深刻的回忆,因为大多数课都在这里上的。几乎所有学子初进这个楼时,都有“误入迷宫”的感觉,越往里,以为走到头了,却又有一扇门将你引向一间大教室……

大礼堂:既是食堂,又是大礼堂

与教学主楼一样,安徽大学龙河校区的大礼堂也承载了众多老安大人的回忆。当年学校没有正规食堂,大礼堂承担了多项功能——既是食堂,又是大礼堂,周末时又“变身”舞厅。据一些老安大人回忆,当年的大礼堂内是没有固定座椅的,每逢看电影总需要自带小板凳,男生若想找女生说话,最充分的“理由”就是借凳子。

据老校友回忆:“那个时候,安大每到大年初一的傍晚,必定在大礼堂举办‘春节联谊会’,一般要持续个三四天,由各个系出节目,内部用彩纸装饰的日光灯五光十色,人们熙熙攘攘、摩肩接踵地来了又去,参加这样的活动不需要花钱的,并且你猜中了灯谜,或者是套中了圈,还会有奖品,这是一年里大礼堂最热闹的时候”。

那些曾经的精彩已经落幕,但新的故事在慢慢上演。

4、安徽农业大学

第一教学楼(勤政楼)、将军楼、大礼堂、轻纺艺术楼

安徽高校老建筑有哪些

第一教学楼(勤政楼):

兼具苏联式建筑风格和徽派建筑风格

走进庄重古朴的安徽农业大学南门,长江西路上那繁华喧嚣声即刻抛在脑后。沿着一条长约60米的林荫大道,一幢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大楼屹立在眼前,古朴典雅,宏伟庄重。这就是安徽农业大学第一教学楼,师生们通常称之为“一教”。

自从安徽农业大学从芜湖迁到合肥独立办院时起,第一教学楼历时半个多世纪,一直是安徽农业大学的地标,给一批批学子和游人留下深深的印记。

教学楼作为合肥市重要的解放初期建筑,兼具苏联式建筑风格和徽派建筑风格两种特点。屋顶是青瓦木屋尖顶结构,室内地面为水磨花石,做工精细,这是徽州韵味。其楼体平面规矩,强调中心对称,立面造型渐次升高的形体,内部空间高大,整体规模较大,设计建造质量优良,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。

一教因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,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立为“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2013年10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在第一教学楼大门东侧建立了省级文物保护标志。同时安徽农业大学南大门至今仍保留着她当年的古朴的模样。

将军楼:

古朴典雅,闹中取静,是红色岁月的痕迹

在安徽农业大学校园的一角,有一幢幢通体灰色的二层小楼在绿树中,他们古朴典雅,闹中取静,透着厚重的历史气息,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。

这些小楼的历史,得从安徽农业大学1968年下迁农村办学说起。据安徽农业大学相关档案记载,1967年8月,李德生率12军进驻合肥,不久,其中的第36师旗下的107团、108团和109团等三个团进驻了当时空着的安徽农学院。当时农学院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,虽在合肥城外离市区却比较近,周围没有公路隐蔽性强,再加上学校有近5000多亩的土地,作为驻扎营地十分理想。

部队进驻后,在校园里还建起了十几幢二层灰色小楼。因为这些小楼当时都是部队的军级干部居住,因此被人们称为“将军楼”。1978年10月,随着当时的安徽农学院迁回合肥原址办学后,12军也离开了学校。

据一些知情者回忆,当初农学院把将军楼分配给教职员工时,只有少数德高望重的老干部、老教授才能分配到一整栋楼,比如老红军张靖武、著名茶学教育家王泽农教授等。其他大部分将军楼则被改造拆分,知名蚕桑学专家、画家徐悲鸿长女徐静斐教授那时就居住在其中一幢将军楼的二楼。

大礼堂、轻纺艺术楼(原图书馆):

坐落校园一隅,日日散发光芒

在安徽农业大学的历史建筑中,除了独具特色的“将军楼”外,还有一些建于20世纪50年代、80年代的建筑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原大礼堂和图书馆。

据档案记载,安徽农业大学大礼堂建于20世纪50年代,是20世纪合肥市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礼堂类建筑,大楼共两层,平面呈“凸”字形,整幢建筑采用平屋顶,檐口为挑檐形式,主色调为灰色,整体形象庄重大气,目前依然发挥其功能。

轻纺艺术楼

安徽农业大学原图书馆建于20世纪80年代,建筑平面呈“山”字形,整体为四层,中间部分有设置两个夹层,共六层,大阶梯布局于建筑中心,整体建筑风格稳重大气。建筑立面开窗形式活泼,凸起的立面装饰充满韵律与节奏感。大楼现在作为安徽农业大学轻纺艺术楼,依然在使用。2019年,包括“将军楼”在内的这三处建筑均被评为“合肥市区第二批历史建筑”。

5、安徽医科大学

笃行楼、东南西北楼

笃行楼:

数百名学生参与建设的图书馆

2018年5月,位于安徽医科大学校园西南侧的笃行楼,入选合肥市区首批历史建筑名录。提起它的前身——图书馆,在历届安医学子和安医人脑海里,都有着深刻的记忆和印象。独特的苏联医学院校图书馆构建模式、红白搭配的建筑色调、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赖少其题名图书馆的匾额、每层的阅览室、借阅室和书库……点点滴滴,在所有安医人的记忆中留下了青春的印记。

该楼于1958年开工建设,1961年建成投入使用,建筑面积5804平方米。当时数百名学生利用教学计划中的三个月劳动时间,参加了该楼的挖土、打地基以及学校打围墙的工作,为校图书馆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。它的建成在全省高校的图书馆建设中名列前茅,在当时不仅是安徽省图书馆建筑中的佼佼者,甚至一度成为该城市区域的标志性建筑。

东南西北楼:

校园里不容忽视的四位“长者”

当安医大在时代的洪流中奋勇前进时,校园里总有四位“长者”默默注视着第一缕洒入校园的晨光和林荫路上行色匆匆的医学生,它们便是标志性建筑——东南西北楼!

四幢教学楼坐南朝北,按东西南北四面分布,命名为东楼、西楼、南楼、北楼。四幢楼的造型一致,仿西方小洋楼式建筑,两层,典雅古朴。整个楼的外形是由方和圆构成,凸显医学教育的刚柔并济。每栋楼设计合理,经济实用,美观大方。这四幢教学楼(后来又称为实验楼)是安徽医学院的标志性建筑。

如今的东南西北楼分别是:东楼,位居于东-人体解剖教学楼;西楼,傲存于西马克思主义学院;南楼,屹立于南-人口健康生物样本库等;北楼,坐落于北-核医学教研室暨放射医学研究所、物理学教研室等。

6、安徽工程大学

安徽几点职业技术学院旧址

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旧址:

中西合璧的西洋建筑,见证芜湖工业教育史

内思楼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,注重与自然环境和中式建筑风格融合。与芜湖早期西洋建筑所采用的哥特式或折衷主义风格不同,它的建筑风格更偏向于中西合璧的中国早期的现代主义风格。整体布局呈“日”字型,依山而建,顺应山势随高就低,山下建五层,山上建两层,阶梯状分布。整栋楼设计紧密结合地形,巧妙布置出入口,合理组织水平和垂直交通,独具匠心。

对于建筑细节的设计手法,摒弃了古典欧式建筑中复杂的雕刻部分,墙面突出简洁的垂直线条,屋面采用双坡顶红色机制瓦,同时,兼顾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取向和表现形式,在简易徽派马头墙的造型中搭配有欧式建筑的符号元素。

矗立在雨耕山顶的这幢西洋建筑,默默俯瞰着芜湖城市的变迁,也见证着芜湖工业教育的发展历程。1978年,内思楼迎来了重大改革机遇。12月,经国务院批准,学校整体升格为本科院校,更名为安徽机电学院。

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旧址——内思楼

2011年,已升格为高职的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至新校区,内思楼交由镜湖区政府管理,至此,内思楼完成了它长达76年作为教学楼的历史使命。

7、安庆师范大学

安徽高校老建筑有哪些

安徽大学旧址红楼、敬敷学院

安徽大学旧址红楼:

打开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

岁月的长河漫漫,坐落在安庆师范大学菱湖校区内的这座红楼,已然有八十余年的沧桑历史。1928年至1938年,省立安徽大学始建。1933年,省立安徽大学对书院建筑进行过一次翻修。1934年7月至1935年9月,民国安徽省政府拨款兴建安徽大学主教学楼,因通体红色,人称“安大红楼”。

红楼坐北朝南,属单体两层砖木结构,总建筑面积3008.25平方米。坡顶、红陶瓦、红砖外墙,平面呈倒置“山”字型。主门位于中部,有钟楼及山型门坊,以水磨石贴面,并雕刻有精美的长青藤与葡萄花图案。整栋建筑保存完整。红楼是安徽省近现代高等教育现存的、唯一的标志性建筑,也是安徽高等教育的根和源。

红楼还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徽进步学生运动、左翼文化运动、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策源地。红楼因安徽大学而得名,当年,曾有众多学者名人在省立安徽大学任教。刘文典曾为保护这里的进步学生怒斥蒋介石;何鲁曾在大雨中出席学生抗日救亡大会并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;还有陈望道、周建人、王星拱、朱湘等一大批著名学者都曾在这里执教,留下数不清的历史佳话。红楼,不仅目睹了大师们的神采风姿,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的风云变幻。

敬敷书院:

安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“源”

“敬敷”一词,出自《尚书》,意为“恭敬地布施教化”。安庆师范大学校训“敬敷 世范 勤学 笃行”中的首词便取自书院之名。百年丰厚的文化积淀,使敬敷书院饱含浓郁的人文气息,而作为安徽省近现代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者,敬敷书院则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。

追溯敬敷书院的历史,要从清代说起。敬敷书院,原名“培原书院”,创办于公元1652年,1733年奉旨改为官办“省学”,1736年被清廷下旨定名为“敬敷书院”。1897年,书院移建至原安庆师范学院校址办学。敬敷书院坐东朝西,中间的长廊连接东西两边的门坊,南北两侧依次排开3进6栋的考棚。

敬敷书院

陈独秀、潘赞化等曾指导这里的学生发动了著名的拒俄运动;徐锡麟曾在这里传播过反清革命思想,策划过震惊中外的“安庆起义”;爱国志士熊成基曾在这里参加革命组织“岳王会”安庆分会;严复曾在安徽高等学堂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……

历经清末、民国与新中国三个时代,敬敷书院已然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古老书院。它更是安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“源”,完整见证了安徽高等教育的衍生及发展演变,安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“安徽大学堂”即诞生于此。

一所建筑和学校的关系从不只是“所有”,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时代的落幕没有带走建筑本身,反而在他身上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。

毕业的你有多久没有回学校看一看了?新生的你又对未来四年的所在地是何期待?还在学习中的你又是否在匆匆的生活中为一幢建筑驻足停留?

看一看这些老建筑,他们在热闹的校园中,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
留言

(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场)

网友
景点查看更多
  •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

   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

  • 温州江心屿游玩攻略

    温州江心屿游玩攻略

  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119号

  • 法喜寺求什么最灵 法喜寺攻略

    法喜寺求什么最灵 法喜寺攻略

  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竺路239号

  • 冈仁波齐转山攻略 冈仁波齐旅游攻略

    冈仁波齐转山攻略 冈仁波齐旅游攻略

  • 丫髻山风景区门票多少钱及游玩攻略

    丫髻山风景区门票多少钱及游玩攻略

    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北吉山村

  • 陕西华山景区门票价格及游玩攻略

    陕西华山景区门票价格及游玩攻略